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高驰弘
mbti测试日趋流行。视觉中国供图
从2021年开始流行的mbti测试(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并逐渐产生了群体认同,并成为一张社交名片。
(资料图)
在网络上,很多年轻人的简介都会填自己的mbti类型,大有超过曾经“星座”标签的势头。比如,时下年轻人问好的方式已经变成:你是i人,还是e人?甚至在北上广深,已经流行起“i人聚会”。
所谓i人和e人, 说得直白点,可以类比成“社恐”和“社牛”。
在社会普遍认为所谓“社牛”的生存环境优于“社恐”的当下,i人具有哪些优劣势,又如何接纳自己,并更好地适应社会?
潮新闻记者组织了一场云“互助会”,试图寻找答案。
i人有些抗拒社交。视觉中国供图
生活中,戴个冷漠面具
这是一次极具i人特征的访谈。
前两天,身为i人的记者,首先发了条朋友圈,预告了此次采访。
这条朋友圈像一条鱼饵一样,静置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开始吸引一部分i人留言,婉转地表示愿意接受采访——如果直接向对方提出采访,多半会直接拒绝。
当i人“样本”数量足够之后,记者为了避免通过电话(微信电话)采访所产生的尴尬与不适(同样考虑采访对象的感受),准备了一个问卷。这样通过文字并且隔着网线的采访,对i人来说,是放松且能直面自我的。
其间,有部分i人还向记者主动发来信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部分i人犹犹豫豫之后选择忽视答卷——相识的程度不同,对i人来说,距离感的分野就会极其明显。
这更像是一次集体的心灵契合:害怕打招呼,是绝大多数i人的自我认知。
“如果路上碰到同学,老师,我都会背过身去,或者躲开。”一名受访者还提到,自己时常在社交活动中纠结,“有时候朋友来找我玩,我不太想出去,又会担心她们以为我是不喜欢跟她们玩,只能找各种理由推脱。”
i人普遍抗拒与陌生人直接交流。一名受访者前些天得知他家附近有个花园准备甩卖处理园内的植物,他无数次想要联系对方,但下意识又非常排斥沟通。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沟通时,“已经卖光了”,而且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多次。更有甚者,本职工作就是记者的一名受访者,却有电话恐惧症,每次联系采访对象,都要做足心理建设。
i人较“宅”,喜欢独处或较少社交的活动。一名受访者告诉记者,最近流行的所谓citywalk,他早就已经把它当成一种独处的活动:周末的下午,会去长江的江心洲走走,会找个咖啡店或便利店坐下,看看骑行的人、跑步的人、露营的人,就足以让身心愉悦。
但其实,大部分i人内外反差较大,表面冷漠,心底温柔。这份答卷问题较多,受访者尽管嘴上对记者抱怨不断,但仍旧一问一答、细致分明地完成了答卷。
e人在活动中显得很“社牛”。视觉中国供图
职场上,穿件社牛外衣
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高竞争里,i人会感到压力和挑战。
毕竟,当代职场上,每个人需要接触大量的人和信息,浅社交的实际需求量是大于深度社交的,e人便能发挥所谓“社牛”的长处。他们在浅社交中获得的益处,大于还没来得及跟别人建立链接的i人。
但有意思的是,此次参与访谈、并认为自己属于i人的,却分属于医生、设计、文案、商务、金融、记者、公职人员等行业,乍一看,多为e人占优势的职业。
正如好几名受访者直言:自己虽然因为不够“跳脱”、不会“表现”而失去很多机会,但他们并不缺乏勇气。
一名受访者告诉记者:“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披上‘社牛’的外衣。”每次到基层参加义诊,就是身为医生的他“变身”之时。虽然内心很怕参加人多的活动,但面对热情的乡亲,他还是参与大量交流和活动,也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获得极高的职业价值感。
同时,共情、严谨、务实、独立、细心,这几个词在采访中被频繁提起。在职场中,拥有此类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社交能力不足的问题,或许能够更加胜任工作。例如一名古籍修复师表示自己不喜欢社交,更喜欢和文物古籍打交道,内敛的性格能帮助其完成精细的修复工作。
采访中的一名人力资源部门从业人员也表示:“i人在适应工作后,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带来更多的价值。”
而且, 当我们把目光拉长到整个生命史的维度时,则会发现“独处”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虽然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类关系网络里,但许多时候人都是需要独自去完成很多事项或者需要独自与自己相处的。而此时的i人,或许更有经验应对这样的人生境遇。
内向、外向,不能一刀切。视觉中国供图
内心里,做好应对准备
尽管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接纳自己,并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任何必要让mbti的测试框限自己。但仍有一小部分i人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的自我接受度较低,尝试过调整,但并不成功。较为激烈的受访者则表示,“不接纳,想要自己能说会道,成为e人。”
i人如何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以更从容的心态应对挑战?
首先,i人要正确理解自己的所谓“社恐”,爱我所“i”。
在杭州有晴天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杜奕看来,i人e人的划分,实际上指的是我们在与外界或内心世界相处时获得能量的方式,“可以想象成给手机充电”。如果倾向于和朋友聚会的方式来获得能量,大概率是e人;而i人更喜欢通过独处的方式来获取能量。
也就是说, “社牛”和“社恐”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特定的人、环境、场合中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i人e人都会遇到各自的社交困难。
杜奕举例说,她的一名朋友,年纪轻轻却喜欢打坐、喝茶;在工作场合,则相对沉默,不太讲话。一次爬山活动中,这位朋友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竟一反平时模样,主动搭讪聊了一路,“他知道自己的特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社交困难,只是看有无必要。”
再者,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存在,“社恐”并非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发展性问题——在人的成长和发展当中产生,也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解决。
一名女性受访者平时是咋咋呼呼的性格,一到工作场合就“人格分裂”。为此,她直面自己作为i人的特征,在“社恐”情景中采取特殊方法。开会和汇报时,她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事情上,而非个人感受上,由此获得自信和价值感。
因此,真正需要获得帮助的,其实是那些因为社交困难而导致孤独以及在人际交往、恋爱关系、职场上遭遇困难的人。这类人在需要仔细了解自己“社恐”的领域后,提前预判并作相应的心理准备。
此外,一名曾有相关治疗经历的受访者表示,培养自信心和勇气、学习社交技巧、寻求专业的帮助,也是有效的办法。
所以,你是i人还是e人?你有困扰吗?
不妨来潮新闻客户端留言区与我们分享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